跳到主要內容

認識校長 / 校長語錄 / 1061115壢崗新象60期-良師興國

良師興國         

李世峰校長 106.10.28

在社會各界強烈批評公教人員退休年金改革制度時,沉默的教師群依然堅守崗位,盡本分從事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工作。因為教師們知道退休所得如何,完全是國家的政策法規,教師僅是政策法規的遵守者,無奈也無法抗辯。他們絕非政治角力下所傳言「貪圖厚利妖魔化的既得利益者」。這是不爭的事實,教師永遠是那群在道德淪喪世風日下、社會亂象叢生、天將塌下來的時候,仍可支撐的中流砥柱者。

 清代名臣曾國藩說過:「風俗之厚薄,繫乎一、二人心之所嚮。」這句話無論在專制時代或多元化的民主社會,皆有其道理,因為古今皆有風俗厚薄問題,社會現象中上行下效、風行草偃的實例,比比皆是。試問,一個社會的流行思潮與價值判斷是如何形成?又是誰主導社會的風俗厚薄價值?是國家領導人、政府高官、政客、商人、民意代表、網路媒體、勞工大眾……,答案應是不一而足,皆能各自論述其道理,但個人淺見,認為應該是那群只知默默耕耘的教師。

 《尚書》有云:「天降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師。」在傳統上把君與師並列,可以說明教師自古以來的角色,不僅在於匡輔政令之不足,也在於替天行教,讓百姓經由教化,明白事理,辨別是非,共同維護一個穩定及安和的社會。所謂「良師適足以興國」,乃不變真理。雖然教師的確自古以來即承擔著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重責大任,但是教師的地位和角色、教師的工作環境和教學負荷、教師的權利義務和壓力煩惱等問題,從未受到各界的討論與重視,似乎理所當然地認為,教師們的遠識與恆毅,應直追儒墨精神;現實上應清寂與淡泊,唯有效法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的情操,忍辱負重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才是。

 現代社會的教師唯有真誠為人、用心教學、圓轉涉世、靈巧輔導,才能真正領略到為人師表的意義與價值。如果只是將教書當成是一種職業,或者因為貪圖寒暑假的自由而選擇教職,或者基於童年時期刻板的教師明星崇拜,而選擇教育工作,最終都會因為教學工作的挑戰過多、激勵不足而感到挫敗。芸芸眾生有一錯誤概念,認為當教師有何困難,人盡可師!也認為教師地位不若醫師、建築師、會計師、律師專業,咸以為受點高等教育就人人可師。殊不知要成為一位師生敬重、家長感念、社會尊崇的良師,要具備怎樣的使命感與教育愛、要轉化運用那些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基礎、要發展運用那些專門的知識技能、要表現怎樣的教學效能和專業精神,其養成過程既內斂且專業,實非容易!

其實如果缺乏統整健全的教育理念、缺乏充分完備的知識基礎、缺乏靈巧慧知的人際互動、缺乏客觀有效的教學指標、缺乏標竿和典範人物的啟發激勵,教書真是非常單調平凡,無趣至極的工作。因此有志於師的工作者,內心深處都需有明智理性的瞭解,就是教學工作的本質和成為名模、名人、明星那種成為眾人焦點,明顯功成名就的熱切渴望截然不同。教學的本質是要從平凡、平實、平淡的點滴中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,教師本質上必須是真正能夠淡薄名利、寧靜致遠的人格者,因為社會上所有譁眾取寵、麻辣酷炫的想法或做法,都會隨著時間與人類心智的成長,而逐漸被淡忘稀釋掉。但良師的平淡平實付出,看似平凡,卻對學生的一生有深遠的影響,不容忽視。

         現今社會,人際競爭激烈、價值混亂分歧、法令修改頻繁、管教輔導方法多元,導致校園意外、管教失當及種種師生、家長間的爭論衝突不絕,我仍然相信良師可以撥亂反正太平興國,因此教師千萬不可輕忽職責,須在艱苦混雜的教育環境中堅守崗位盡本分,築夢踏實。願天下所有教師都能夠心理健康,樂在校園和班級之點滴經營,並不斷自我充實,熱心傳授學生專業知識,啟發學生學習與思考,用心以良師自許,深耕下一代的福田,冀下一代擁有希望的未來。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